《聊聊腰尾部交易所的竞争局势:小交易所们究竟该如何生存呢?》
除了币安和OKX这样的顶级交易所,其实我们市场中还存在一堆腰尾部的交易所在激烈竞争。
这些交易所的竞争手段主要采取的是两个策略:
一是深耕山寨币和小众交易对;
二是聚焦合约交易,吸引高频交易者。
先说第一个策略:
头部交易所(如Binance)更倾向于主流币种,腰尾部交易所可通过小众币种的现货+合约组合,吸引早期项目支持者和投机者。
头部交易所不能上或者不愿意上的币,小交易所可以上,因此腰尾部交易所依旧有很大的生存空间。
再看第二个策略:
永续合约和期货交易因高杠杆(50倍到200倍)可以吸引专业和高频交易者,带来高交易量和手续费收入。
根据CoinGecko,2024年全球衍生品交易量占加密市场约79%,远超现货交易。
因此,永续合约也是交易所在激烈竞争的业务,很多小交易所也主要在这个领域发力。
我们可以看下合约市场的交易所排名:
我们可以看到合约市场的排名和现货市场的排名差异很大。
最近,就看到了一个信息:老牌交易所BitMart @BitMart_zh 搞了一个滑点守护计划,滑点≥0.05%全额赔偿。这个活动主要针对USDT永续合约交易者,降低交易风险,提升用户信心。
BitMart的这个竞争手段还是挺有代表性的。
如果想要理解这个竞争手段,我们可以先了解下什么是滑点。
滑点是指在交易执行时,实际成交价格与预期价格之间的差异。
滑点的损耗因交易规模和市场状况而异。对于小额交易,滑点可能仅损失几美元,但对于大额交易或高杠杆的永续合约交易,滑点可能导致数百甚至上千美元的额外成本。
特别是在USDT保证金永续合约交易中,由于杠杆放大效应,滑点的影响会被进一步放大,稍有不慎就可能侵蚀利润。
很多人有一个误区,会觉得只在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中才存在滑点。
其实无论是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的流动性池模式,还是中心化交易所(CEX)的订单簿模式,滑点问题都会存在。
DEX的滑点主要源于流动性池的深度和价格曲线,CEX的滑点则与订单簿深度和市场波动密切相关。
对于CEX用户,尤其是永续合约交易者,BitMart的滑点守护计划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,通过全额赔偿机制可以让交易者更安心。
通过BitMart的案例,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腰尾部交易所到底在哪些方向发力。
一句话总结:就是为交易者构建一个“山寨币乐园”和“合约乐园”,比拼上币速度、比拼合约交易体验。
谁能做到这些,谁就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我们可以对腰尾部交易所的竞争态势持续保持关注。